面對未保爭議,《蛋仔派對》繼續升級“防沉迷”舉措,全渠道接入人臉識別

2023-12-9 80 12/9

面对未保争议,《蛋仔派对》继续升级“防沉迷”举措,全渠道接入人脸识别

12月8日,《蛋仔派對》就近期關於“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賬號進行遊戲”的爭議,發佈了《致家長的第二封信》,宣佈將要推出三大“防沉迷”舉措,嚴防“冒用成年人賬號”等行爲。

具體來看,《蛋仔派對》推出的三大舉措包括全渠道接入針對高風險人羣調起人臉識別的機制,全平臺設置未成年退款專屬客服入口,以及上線一鍵禁止充值、禁止遊戲功能。

“只要有一個孩子選擇《蛋仔派對》作爲陪伴,我們就一定會竭盡全力,給他一個更健康、安全、快樂的成長環境。”《蛋仔派對》方面表示,始終把未成年人保護作爲最高優先級的工作,組織專項團隊與行業各方協作,解決難點、卡點。

爆火與爭議

這款網易自研的派對遊戲,已經迅速成長爲遊戲行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七麥數據顯示,《蛋仔派對》今年初霸榜App Store遊戲免費榜長達兩個月。截至發稿前,該遊戲累計註冊用戶數量已經突破5億,成爲網易旗下用戶量最高、增長最迅速的遊戲產品。

火爆有時候也是一種挑戰。近年來,未成年冒用監護人信息註冊賬號、要求家長“代過人臉”繞過“防沉迷”系統的案例屢見不鮮,引發大量未成年遊戲充值退款糾紛,也已成爲遊戲行業亟待解決的新問題。

此前,國家新聞出版署曾發佈“史上最嚴禁令”,明確規定18週歲以下未成年人每週遊戲時長不得超過3小時,其充值頻次和金額必須與其年齡、智力水平相適應。

例如,遊戲廠商不得爲未滿8週歲的用戶提供遊戲付費服務;8至16週歲的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5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200元人民幣;16至18週歲的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10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400元人民幣。

儘管主流遊戲廠商都已經上線了“最嚴禁令”的遊戲防沉迷系統,但仍然難擋部分藏在手機背後的未成年人“借殼遊戲”“借殼充值”的漏洞。

據瞭解,當前未成年人主要通過冒用監護人信息註冊賬號、利用灰黑產購買賬號等方式,“借殼”成年人的身份進行遊戲,並通過家長告知、記住家長手機支付密碼等方式完成遊戲充值。

這讓家長和遊戲廠商防不勝防。在手機支付便利化、遊戲下載渠道多元化、灰黑產交易隱祕化的當下,它們仍在努力探索,想方設法協同產業各方全方位堵住未成年人“一擲千金”的缺口,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但在承受損失、愛子心切的家長們看來,遊戲行業似乎做得還不夠。

網易的努力

爲迴應這些質疑,《蛋仔派對》在《致家長的第二封信》中詳細披露了目前已經取得的效果,以及未來的計劃,以消除誤解,與家長攜手打造更好的未成年人遊戲環境。

目前,針對未成年冒用成年人賬號遊戲、充值等新難題,《蛋仔派對》已經推出包括小米、華爲等全渠道接入高風險人羣人臉識別機制、全平臺設置未成年退款專屬客服入口、上線一鍵禁止充值、禁止遊戲功能等三大“防沉迷”舉措。

目前高風險人羣人臉識別功能已在小米、華爲等頭部渠道服進行試運行,近2個月內已累計攔截超500萬次未成年玩家高風險行爲。接下來《蛋仔派對》將對所有渠道服進行部署,織密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保護網,預計在12月內完成。

同時,網易方面強調,《蛋仔派對》嚴格遵守相關規定,針對未成年用戶有明確的付費限制,凡是認證爲未成年人的遊戲賬號,均會受到政策規定的付費限額約束。

而針對家長反映的退款難問題,《蛋仔派對》同步在全渠道設置未成年退款專屬客服入口。截至2023年12月,已累計處理超過3萬單疑似未成年相關退款申請,完成處理比率達98%。

不過,《蛋仔派對》亦在信中坦誠表示,在實際處理未成年人退款申請過程中,遇到了部分情況特殊的複雜案例,涉及“成年人多次代過AI人臉識別”等情況及“違規租售賬號”等黑灰產問題,在判定是否爲未成年充值、賬號退款金額等方面需要花更多時間,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處理時效。

據網易方面透露,截至目前,上述聯絡羣登記的590多個退款申請中,超80%已經處理完畢。其中,經覈實爲未成年人充值的申請,網易方面均採取退款並封禁相關賬號處理,幫助家長解決孩子沉迷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還請家長給多一些耐心,我們也願意積極聽取社會各界意見,持續優化大家的體驗。”

此外,《蛋仔派對》已上線“一鍵禁止遊戲充值”“一鍵禁止遊戲登錄”功能,以從源頭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家長通過“網易家長關愛平臺”公衆號綁定孩子游戲賬號,可24小時對孩子的遊戲時間、充值情況進行全方位管理、干預。網易方面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有 800萬家長使用了網易家長關愛平臺功能。

需要社會共同努力

事實上,遊戲“防沉迷”是系統性、長期性、社會性的重要工程。這不是家長、遊戲廠商某一個主體能夠完全解決的問題。多位行業專家均認爲,遊戲廠商、平臺機構、家長、監管機構等各方都應在職責範圍內做出努力,從不同角度出發共同解決新問題。

北京雲嘉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佔領指出,未成年人充值退款一直是行業治理的難點,存在很多複雜性,包括“賬號轉賣”甚至個別成年用戶以成年人充值爲名進行“惡意退費”等問題。

在司法審理過程中,依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原告作爲當事人,有責任向法院提供證據來證明其主張的相應事實,尤其是未成年人使用其賬戶進行充值,那麼如果原告不能提供相應證據,則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如果確係未成年人使用家長賬戶充值,家長在維權時首先需要收集相關證據。

日前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針對一起未成年充值退款訴訟做出終審判決,法院認定,因孩子家長未能盡到監護人監管義務,曾通過幫助未成年孩子通過人臉識別認證等行爲,放任其進行遊戲充值,依法駁回其關於充值退款在內的全部訴求。

判決書顯示,網易已經採取遠超法律要求的防範措施,主動在遊戲中通過大數據定位、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進行未成年防沉迷保護,而當事人未能盡到法定監護義務,並以實際行動放任使用,纔是造成未成年遊戲並完成各種消費的重要原因。

對此,趙佔領進一步強調,對於相關的遊戲企業來說,也需要做好技術防範和治理、及時的客服處理以及宣傳教育工作,尤其是遊戲企業在產品中設置一鍵禁止充值等功能,甚至可以在整個遊戲行業進行倡導,並讓廣大家長知悉和用於事先防範,以更全面、更好地加強對於未成年人的保護。

“但更重要的是,家長作爲監護人,也有責任和義務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與引導。”

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曉春看來,未成年人充值退款問題的核心治理難點,在於如何有效地識別出未成年人身份,尤其是家長存在協助驗證的情況,除非未成年人主動通過身份證等方式直接披露身份。

“目前,國內還沒有制定特別明確的標準。對遊戲公司來說,需要採用多種方式識別未成年身份,包括技術的方式,比如人臉識別技術。我們可以看到,平臺企業實際上都有在做出不同程度的這個努力。”

劉曉春建議,平臺可以採取相應的技術措施、技術模型,增強算法去識別未成年人的能力。“我們看到網易的回覆,他們也在不斷加強這方面的技術,我們在監督平臺的同時,也需要不斷鼓勵平臺去做更多的努力,積極解決問題。”

“希望將來,平臺能夠通過更有效、便捷的技術幫助家長快速掌握未成年人的遊戲行爲,並且及時做好引導,這樣才能從根本性上去治理這個社會難題。”劉曉春說。